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数据显示,10月份将有8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由此,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意味着10月份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作3000亿元。
什么是买断式逆回购?这次操作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阶段货币政策怎么看?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问:买断式逆回购是什么意思?
答: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逆回购。简单来说,逆回购可以理解为央行先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相当于央行融出资金。钱从央行流向市场,市场上钱就变多了。到期后再进行反向操作,银行再把钱“还”给央行。
根据提供担保品的交易方式不同,逆回购可以分成质押式逆回购和买断式逆回购这两类,二者最大的不同点是债券等抵押品的所有权在交易中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传统质押式逆回购仅以债券作为抵押品,所有权不发生变更,交易到期后债券自动返还至原持有者。而在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模式下,央行向一级交易商买入债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债券卖出,这期间债券所有权转移至央行。
2024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启用买断式逆回购工具,进一步丰富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据了解,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自启用以来,央行持续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补充中长期资金缺口。同时,为进一步提高买断式操作信息披露的时效性,还在今年6月起调整为操作前发布招标公告,明确操作日期和操作量等信息,稳定市场预期。
问:10月9日这次操作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资金面收紧效应:一是10月份政府债券还将较大规模发行;二是9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当前正在加快推进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关工作,业内预计接下来会较大幅度拉动配套贷款投放;此外,当前A股市场震荡向上,10月份居民存款搬家现象还会比较明显。
为了应对潜在的流动性收紧态势,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有助于保持资金面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同时也释放出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
问:下阶段货币政策怎么看?
答: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在研究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时提出,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充分释放政策效应。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展望未来,央行在今年第四季度仍将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持续维护市场、维持流动性充裕,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服务。
(经济日报记者 勾明扬 策划/编辑:万政)
配资公司选配资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